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太阳成集团tyc9728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翻译专业硕士点,设有福州大学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福建国际传播中心福州大学基地(省级基地)、福建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研究基地)等。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包含五个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2001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2年招收首批硕士生。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增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同年获批翻译专业硕士点。2019年获批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硕士点。目前在校学术型硕士生60人,学制3年。
(一)目标与标准
1、培养目标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为国家建设服务的高水平外语人才。培养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业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有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胜任与专业相关的科研、翻译、教学、涉外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契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流合作,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学位标准
本学科硕士点设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包含五个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根据《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福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制定了本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简述如下:
(1)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有较系统的外国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基本特点和本质、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具有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熟悉所研究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状况,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写出具有一定新见解的学位论文。
研究生应有专业外语学习背景,而且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查阅国外文献、撰写学位论文、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应掌握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口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外文资料,以拓宽文献阅读的范围。具有从事与本学科相关工作的较强工作能力。
应修习培养计划要求的专业学位课、限选非学位课、公共学位课、可选公共学位课、任选非学位课,完成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学位论文。
研究生还应掌握从事文献调研、资料查询、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所需要的工具性知识,以便获得撰写论文的必要资料和学术研究所依据的材料。
(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①学术素养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树立高远的学术理想和愿望,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学术信念贯穿到学术研究中;应具有较好的理论涵养、创新精神、较强的理论研究兴趣、学术领悟与语言表达能力,对本学科的学术问题有探寻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能够从本学科领域的发展与现状发掘并研究探索有意义的学术问题;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有较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尊重他人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与成果;坚持实事求是,富有合作精神。
②学术道德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写作规范,秉持学术诚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漠视、淡化、曲解乃至剽窃他人成果,杜绝篡改、假造、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调查数据;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育部和福州大学有关科学研究的管理规定,维护学术尊严,积极促进本学科的繁荣和发展。
(3)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① 获取知识的能力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备自觉的学习意识及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能积极主动获取学科相关知识并对所获取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能熟练检索,阅读,分析,理解各种专著、论文、资料及网络资源。
研究生应熟悉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掌握所从事研究领域的背景知识;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客观评价前人研究成果,形成个人研究视角,选择自己选题与进行论文写作。同时学会获取其他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②科学研究能力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备学习、分析和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能力,合理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应具有敏锐观察力和一定创新意识,善于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在材料或观点上的局限,并通过严密逻辑推理,用客观清晰的语言表达并解决相关问题。
研究生应有独立研究能力,包括独立查询资料、独立调查、独立思考、独立撰写学位论文、独立回答同行质疑、独立从事学术咨询的能力;研究生应在学习中不断深化对本学科领域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③实践能力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应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反思与解决实际问题;应具备较强外语口笔译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与学术研究中发挥一定作用;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与他人协调、沟通与合作;应具备科研项目组织能力、协调管理和国际交流能力。
④学术交流能力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备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意识,积极参与本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善于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于运用特定外语语言进行准确、清晰的口头和文字表达。学术成果的展示主要体现于适时在学术期刊、学术网站、学术研讨会、学术咨询等平台发布自己的学术成果。
⑤其他能力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具备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辅助理论研究的能力。
(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①规范性要求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学制年限内或学校研究生院规定期限内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硕士学位论文原则上应当运用外语撰写。字数原则上外文不少于3万词。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依次包含以下部分:封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注释、结论、参考文献、作者致谢、附录以及封底。
硕士学位论文应做到核心学术概念阐释清晰;设计严密,研究方法适当、有效;论证有相关学术理论作为支撑;数据真实可靠;论据充分,前后一致;文献综述客观,引述准确,参考文献标注正确清晰。
②质量要求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在本学科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论文使用的基本理论依据可靠;问题的提出、论证得出的结论及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本学科某一方面的发展有所启示;论文应条理清楚、论证严密、表达清晰;文字通顺、格式规范。
③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福州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二)基本条件
1.培养方向:
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学位点建设规划与社会需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师资水平,探索跨学科研究特色,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问题意识、思辨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
①英语语言文学
我院首个二级硕士点,2002年开始招生。现有文体学、西方文论、英语文学三个研究方向。主要关注文体学、西方文论、英语文学等领域的学科发展与科研成果,突出以现代文体学、广义修辞学、跨文化话语研究等理论视域,将文学文本置于社会历史与跨文化语境中,关注文本的文体特征、修辞生成与跨文化传播等文学与文化问题,追索文本的思想史与学术史价值,探讨文学作品深层意义,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该培养方向在学术关注、理论视野、问题意识、跨学科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12年开始招生。现有跨文化话语研究、翻译学、语用学三个研究方向。主要借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相关理论、方法和成果,关注跨文化话语研究、翻译学、语用学等领域的学科发展与科研成果,侧重将当代语言学理论、文体学理论、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翻译学理论、语用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应用到与语言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重视前沿理论探索,突出跨文化话语、翻译修辞与传播、语用学研究方法等研究
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20年开始招生。现有比较文学与文化 、跨文化话语与社会 、跨文化形象与传播三个研究方向。主要借鉴国内外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成果,强调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视域与理论方法,突出前沿理论探索与问题意识导向,聚焦比较文学与文化、跨文化话语与社会、跨文化形象与传播等相关研究领域。
2.师资队伍:
学院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积极引进各类人才,成功引进英语日语德语博士5人,其中首次引进福建省教育科研类引进生1人。成功聘请外籍长期博士专家1人。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学科拥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 18 人,博士学位教师 31人,占91%。所有硕导和专任教师均有海外访学或海外短训经历。本学科聘请长期外籍专家1人、外籍教师 3人,国内外客座教授 3人,其中来院讲学的国内外知名教授 14人。每位骨干教师平均每学年主讲2门以上课程。
骨干教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文体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分会理事,福建翻译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比较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此外,2位教授兼任国家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及成果通讯评审鉴定专家,1位教授被聘为福建省本科教学评估专家。
3.科学研究:
组建两个新的科研团队:外国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团队,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团队
陈小慰教授专著《翻译修辞学与国家对外话语传播》获福建省第十五届社科成果奖一等奖,钟晓文教授专著《西方认知中的“中国形象”:<教务杂志>关键词之广义修辞学阐释》获福建省第十五届社科成果奖三等奖。本年度新增福建省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出版专著1本,译著3本,发表SSCI文章7篇,其中一区3篇。
4.教学科研支撑:
①科研平台
学院强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翻译实践中心、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外语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等平台建设全面进行。学院课程思政经验获学习强国APP推荐。
在学校支持下,翻译实践中心、铜盘校区翻译实验室(同声传译教室)投入使用,大大改善改善师生办公、教学条件。
②实习实践基地
继续推进与福建省外经贸干部培训中心、福建省译协翻译中心、福建警察学院(外警培训中心、禁毒中心)、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所、上海文策翻译有限公司、译国译民翻译公司、厦门精艺达翻译公司、福建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等实习实践基地的合作,学生通过实地实习、线上与线下远程实习等模式,提升语言应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③仪器、图书期刊等支撑条件
在学校支持下,在原有语音设备的基础上,购置相关硬件设备及教学软件YiCAT翻译管理平台,经费投入89万元,建设了翻译实践中心、铜盘校区翻译实验室(同声传译教室),大大改善改善师生办公、教学条件,保障了教学需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近年专门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添置了Journal Storage数据库,定期购置国内外语言文学翻译等最新著作。学院资料室藏有中外文图书2万多册,中外文期刊报纸近70种,能满足外国语言文学各培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需求。
5.奖助体系:
福州大学研究生的奖励机制基于奖优、酬劳、助困三个原则,包括国家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 优秀助研奖学金。2023年度本学科获优秀新生奖学金共1人,合计0.8万;优秀学业奖学金共12人,合计7.3万;全日制研究生助研奖学金2人,合计1万元。返乡路费补助共4人 ,合计1005元;减免学费共4人,合计10668元;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覆盖率100%,每生每年6000元,合计36万元。以上共计约46.267万元。
(三)人才培养
1.思想政治教育:
院党委书记、院长统一领导全院的思政教育工作,明确学院全体教职员都应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各个环节全过程育人长效机制。同时,学院申报的“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获得学校“三全育人”培育项目立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到实处。主要特色做法有:
(1)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学院成立“外语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统一领导全面推进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根本任务融入外语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学院以点带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精选研究生课程“跨文化话语与中国形象”、“话语与传播研究”、“中西翻译史”等课程,充分做好研究生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融入外语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之中。
(2)社会实践开展有声有色。学院积极引导,广泛开展社情调研、公益宣讲等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西部”等传统项目,组织实施“闽博志愿队”“大型国际会议志愿服务”等新时代实践项目。完善支持机制,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载体有机融合。
(3)意识形态工作抓牢抓实。学院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评,并加以落实。严格落实“一会一报”,实行网络安全监管责任制,把握网络主导权,加强校园宗教管控与学生社团管理,加强外教管理,制定出台了《太阳成集团tyc9728外教行为规范》和《太阳成集团tyc9728外籍教师管理办法》,建立“一对一”外教联络员制度。
(4)组织协同育人入深入细。学院完善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制,深化学院领导联系师生制度。构建多层次、全覆盖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从新生入党启蒙到毕业生党员教育的全过程教育模式。从规范基础党建制度着手,健全“三会一课”等制度,积极倡导各支部开展党建业务融合创新探索。
(5)思政工作队伍配齐配强。学院贯彻全员育人思想,建立以党政干部、团干、辅导员为主体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加大培养力度,通过加强培训、学术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学院党委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学院接受校党委巡察,推动学院改革治理。学院党委组织党员教师赴三明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动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学院顺利完成“树立全球视野 厚植家国情怀—外语类课程思政品牌建设”一院一品党建品牌验收工作。
2.师德师风建设:
太阳成集团tyc9728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为上、以学生为本、改进创新,着力构建党建引领、教育引导、规则立德、典型示范“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将师德师风要求融入研究生导师与专任教师管理全过程,主要做法如下:
(1)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院完善研究生导师与专任教师的管理,统筹推进师德长效机制。组织学习教育部新颁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太阳成集团tyc9728硕士生导师职责》等规定,对新形势下硕士生导师及专任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引导广大教师坚持用理想信念立德铸魂。实施“双带头人”工程,由副教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打造党建与学科互促互进的坚强战斗堡垒。
(2)突出教育引导,全方位构建师德师风教育体系
坚持育人者先受教育,构建多层次、分类别、全覆盖的师德教育培训体系。学院安排老硕导对新任硕导进行传帮带,强调师德教育、学术诚信教育等。同时,学院常态化组织学术沙龙、开展主题教育、组织观看师德电影等系列活动,多渠道涵育研究生导师的师德修养。
(3)完善规则立德,将师德师风要求融入日常管理
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师德表现成为研究生导师遴选、职称晋升、考核评价、评奖评优的首要内容。在人才引进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考察候选人的学术和师德品行,全面考察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院督导组严格执行听课制度,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强化外教管理,制定外教管理办法和外教行为规范,建立“一对一”外教联系制度,加强对外教课堂听课频率。本年度,院系党政领导干部听课92余次。
(4)注重典型示范,持续推进教师荣誉体系建设
选树先进典型,举办院内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学院以各类奖教金等评选为抓手,挖掘研究生教师先进事迹,选树在师德方面特别是关爱学生有杰出表现的身边典型,强化榜样引领,展现研究生教师的育人风采,弘扬外院师风正能量。
本年度学院在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学院加大人才外引内培力度,引进博士5人,其中首次引进福建省教育科研类引进生1名。已组建3个新的科研团队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增长点将依托新的科研团队全面推进。
本年度,学院1人获校“陈椿奖教金”,1人获校“厦航奖教金”,教师3人获校教优奖二等奖。
3.招生选拔:
本学位点面向全国招生,招收各高校优秀推免生,接收调剂生,生源充足。本年度共招收硕士生16人,其中推免生3人,占比18.75% 。21人毕业获硕士学位。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选拔的原则,严格执行教育部及我校相关文件精神。重视生源质量,每年派老师参加研究生招生宣传,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当年招生目录、招生人数、初试复试参考书目、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等信息。每年制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复试期间在我院网站公示复试方案和实施细则、复试名单、复试成绩及拟录取名单,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所有专业均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比例1:1.5。
4.课程教学:
根据《福州大学“五位一体”构建新时代优质研究生课程体系》(获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宣传报道),结合学科实际与特色,构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体系。
(1)立根固本,推进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习近平对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结合我院学科特色,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跨文化话语与中国形象”、“比较文学专题研究”等课程及教学各环节,强调爱国主义精神站位,凸显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及综合人文素养等,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潜移默化,建构外语课程的德智并重。通过立项一批外语类课程思政的教改项目,鼓励教师因课制宜,如在“中国语言文化(英语)”等课程中,将德智元素融入教学,综合利用讲座、研讨、工作坊等教学形式,有效培育提升研究生的德智素养。
(3)校企合作,深化合作共建。学院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立足“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与中改院(海南)、上海中策语言文化管理公司、福建警官学院、福建译国译民翻译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口译笔译服务,受到好评。
(4)破除学科界限,开设交叉学科性质的专业课程。强调研究问题导向,集聚全院骨干,开设交叉学科性质的专业课,如“跨文化话语与中国形象”、“性别与语言”等,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聘请国内外知名为客座教授,定期来院授课或讲座。主题涵盖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研究方向,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良好学术精神。
(5)创新督导机制,保障教学体系。通过教学反馈会征求学生意见、院班子及督导小组听课巡视、填写《导师指导记录表》等措施,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常规与专项检查,线上与线下检查,全面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保证教学质量。
5.导师指导:
(1)规范导师指导制度,强化导师责任意识。为提升导师工作水平,落实《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文件精神,学院制定了《太阳成集团tyc9728硕导职责》、《太阳成集团tyc9728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管理办法(试行)》、《太阳成集团tyc9728硕士毕业论文硕导指导记录表》等文件。加强导师培训,组织导师学习教育部、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导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导师第一责任”的基本要求。
(2)履行全程指导职责。研究生确认导师之日至毕业(或肄业)离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导师应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导师应督促研究生科学合理管理时间,对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定期检查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及实习实践等执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帮助,对选题、开题报告、学位论文撰写等重大环节关键时间点予以指导。
(3) 研究生保留导师指导记录。研究生做好并保留导师的指导记录,留存相关的指导意见与建议、批改记录等材料。
(4)履行学位论文指导职责。导师应对学位论文撰写提出严格要求,认真指导学位论文,特别注意审阅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综述、创新性及论文价值、科研能力与基础知识、论文规范性等。对学位论文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严格要求并激励学生撰写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5)问题论文导师承担相关责任。按照《福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处理办法》福大研[2017]47号文件和《福州大学研究生和导师学术行为规范实施办法》对问题论文导师个人的责任追究或惩罚处理;除此之外,问题论文导师因此论文所获得的所有收益全部扣发或收回,包括指导工作量、奖励性绩效等。
6.学术训练或实习实践:
强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突出实践实习环节,提高科研和学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以及探究学问、发展学问的能力。相关活动:学生参与学院每年的学术月活动,参与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的高层论坛;参与各种学术讲座,撰写心得体会,本年度共举办琴南讲坛6场次,涉及文学、科研、翻译、跨文化话语等领域,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要求学生完成实习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参与世界遗产大会、海峡两岸贸交易会(福州 518 海交会)、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大型国际商务活动,培养语言服务意识与能力,提升福州的文化地位和城市形象。
7.学术交流:
聘请国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题为《新时代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与博士专业学位(DTI)教育:理念、原则和进路》讲座、福建师范大学谭学纯教授题为《文艺研究》和我的跨界学术读写——兼谈广义修辞学从早期探索到后期展开》讲座、福建师范大学朱玲教授题为“创生与毁灭:《俄狄浦斯王》的广义修辞学分析”讲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伟教授题为《学术期刊论文选题、写作与发表》讲座、《中国翻译》主编题为《中国特色话语的对外译介——实践、认识与思考》讲座、福建师范大学赖正维教授题为《东亚宗藩体系视域下的中琉关系研究》讲座、辽宁社会科学院牟岱副院长题为《作为国家战略时代的语言学习与交流使命》讲座、苏州大学苏晖教授题为《生活词汇体系中的“世界观”》讲座、华南理工大学苏娉题为《殖民与去殖民:科幻文学中的岛屿》讲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戴光荣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与反思》讲座等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启发科研灵感,培养良好学术精神。举办国际青年学者分论坛,通过网络相聚“云端”进行“面对面”的实时沟通、交流,增强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来院共同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我院沈彬博士应邀参加第57届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新加坡语言中心学术年会,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郑剑委博士在第六届全国认知翻译学研讨会上对第四分论坛报告进行总结发言。
继续推进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澳洲西悉尼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所、台湾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等海外合作高校的联系、交流,巩固合作关系,为疫情后下一步的拓展、深化奠定基础。
(四)质量监控
1.质量保障:
为提升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学院不断探索并制定了合理的培养和管控制定,如:《太阳成集团tyc9728研究生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办法(试行)》、《太阳成集团tyc9728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暂行规定》、《太阳成集团tyc9728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控实施细则(试行)》、《太阳成集团tyc9728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规范》等,确保学位点建设有章可依。
本年度本学位点研究生分流淘汰情况
年级 |
专业 |
授予学位人数/本年级应毕业人数 |
延迟毕 业人数 |
退学人数 |
2020级 |
英语语言文学 |
9/10 |
1 |
0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9/9 |
0 |
0 |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
3/4 |
1 |
0 |
2.学位论文:
为完善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倡导学术正气,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学院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太阳成集团tyc9728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控实施细则(试行)》。
(1)定期组织学生与硕士生指导教师认真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福州大学研究生和导师学术行为规范实施办法》和《福州大学关于加强研究生毕业与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规定》等文件,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2)通过开题报告双盲复审制度、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保障制度、论文送审前双盲预评审制度、学术不端的预防与处置机制等措施实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全程管控,大大提高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学风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风教育活动,如诚信考试倡议及承诺、学风建设宣讲会、举办“研途漫漫·至诚则成”主题征文、承办致知沙龙等系列活动,开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等讲座,开设《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等必修课,引导学生树立学术正气、严明学术纪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习风气,培养正直诚信、恪守科学道德、献身科学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
4.管理服务:
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我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学院在原有规章制度基础上,制定了《太阳成集团tyc9728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管理办法(试行)》、修改了《太阳成集团tyc9728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暂行规定》等管理规定,确保我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5.就业发展:
本学位点学生就业态势总体良好,择业面广,发展前景好。本年度的毕业生签订合同比例95.45%。主要签约单位类型:高等教育、中初等教育、三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高等教育、中初等教育较多。部分学生升学。
二、工作特色与成效
本学位点积极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和福大“双一流”建设,在人才培养、师资提升、课程设置、语言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1、人才培养国际化
在学科建设、培养方式和教学创新方面展开国际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所、台湾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等海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学术会议、学术讲座、论文交流等方式展开双向交流,听取研究生课程,了解课程设置与培养特点,汲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思路。
2、师资提升规范化
调整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形成良好教学团队与梯队,基本做到一人多课、一课多人,使教学可持续发展。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出版专著。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学习、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学等一系列方式,有效提高专任师资的学术能力。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打造合理梯队。
3、课程设置特色化
发挥师资队伍优势,调整培养方案,依托省级科研平台“福州大学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设置“跨文化话语研究”系列课程。集聚全院骨干,开设交叉学科性质的专业课,如“跨文化话语与中国形象”、“性别与语言”等,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良好学术精神。
4、语言服务区域化
利用省会优势,依托社会服务平台“翻译实践中心”,组织师生开展翻译活动,服务区域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将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时代担当、能力素质过硬的高级外语人才,在国际交流中传播中国正能量,选送研究生承担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第十九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大型活动和国际会议的同传、交传及陪同口译工作,每年参加商务部主办的十余项援外口译项目的课堂交替传译。这些富有区域特色的成果体现了本学位点以语言和翻译服务区域社会的特色。部分教师长期承担省市部门经济、文化等领域外事活动的口笔译工作。
三、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梯队问题
本学位点“外引内培”,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年度虽引进博士5人,其中首次引进福建省教育科研类引进生1名。但还需大力培养方能真正承担重任。5位教授年龄总体偏大,且教授人数偏少,标志性成果不足,学科带头人梯队急需提升。
2、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虽近年本学位点已开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模式,但还需与国外合作学校进一步磨合,更好地做好课程对接及人才培养理念对接。在现有合作基础上深入探讨不同合作模式,建构定期学术交流平台,推进双授学位工作。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着力加强学科建设
根据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继续加大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尤其是外国语言学与比较文学的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工作。继续激励、帮助专任教师提升学术水平和职称水平。着力建构或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基于项目的落实与完成,全面推进科研团队建设:
(1)寻求与省外办、省宣、省文旅局的合作,推进“福建非遗”、福建海洋文化等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2)加强与福建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的合作,推进黄檗文化研究与马六甲海峡区域研究;
(3)寻求与福州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的合作,推进爱尔兰、日本、德国研究;
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领军人才培育工作和团队建设。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2、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外语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平台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全面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推动课程思政建构,进一步扩大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建设富具外语学科特色的一批线上线下课程项目、一流课程、特色慕课。在教研教改中,探索外语教学范式的根本变革,强化外语能力培养,提升综合人文素养。
3、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做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福州大学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加强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让“翻译实践中心”发挥作用,加强与省市外事部门的联系,不断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广度、深度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学院继续承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卷”工作,2023年累计承担全国四六级试卷近80万份的阅卷工作。
学院大力建设“福建国际传播中心福州大学基地”,组织师生制作、翻译优秀中国短视频,通过国际社交平台全方位展示中国文化,共在国际社交媒体发布视频14811条,总观看量为939348次。
4、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继续拓展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进一步扩大中外合作联合培养博士范围,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加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高服务学校办学国际化的水平、能力。
5、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不断健全、完善学院制度建设,提升内部治理结构水平,加强平台建设和奖励机制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院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院务公开工作,提高依法治院、科学治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