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下午,为庆祝福州大学65周年华诞,福大外文学科45周年庆典,我院举办了“新时代外语类学术科研专题研讨会”暨“琴南学术沙龙”第一期。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永蓬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李英垣教授作为嘉宾,院长钟晓文教授主持会议。
研讨会上,张永蓬教授、李英垣教授和钟晓文教授分别就外语类学术科研的选题、方法论、课题申报与成果发表等内容作了精彩发言。
张永蓬教授指出,当前外语类科研工作者面临许多实际困难,例如在科研方面难以创新、学术刊物少、发表论文难、申请课题难等。针对这些问题,他认为外语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大外语”观念,打开自己的学术视野,将语言视为承载政治、经济、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各方面的文化符号,而不是将外语研究切割或划分得越来越小,只专注于细枝末节。他建议外语研究者们关注区域国别研究,因为后者不仅与国家需求密切相关,还为外语学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他以自己的学术兴趣点为例,指出当前关于非洲艺术、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期待学者们成为拓荒的先驱者。
李英垣教授从固守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和范式转向的重要性、研究与创新、问题意识的培养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外语学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弱势,研究的课题和深度有待商榷,只有考虑研究范式的转向,学科才有可能获得突破。由此,他特别列举了一些目前比较冷门但前景广阔的研究领域,例如区域与国别研究及其智库建设,认知、心理、语用与翻译关系的研究,人工智能与翻译研究,汉文化与翻译研究,汉语语言认知机制研究,中华典籍汉译外实践研究,中西方语言对比以及认知机制研究,汉语对外传播研究等。他呼吁青年学者们应增强学术研究的敏感性,注重培养问题意识,提出新问题,勇于探索新领域。
钟晓文教授以“人文社科研究及路径思考”为主题进行发言。他首先概括了人文社科研究的若干路径和方法。学者可通过反思社会或学术热点,对类型文本、语料或现象作案例分析,从现实性关怀出发作案例分析等路径,提炼有价值的学术问题,进而完成在本体论、认识论或方法论上的建构。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思辨、考据探究、实证研究等。钟教授还分享了他近期关注的学术问题,例如认知框架转换与概念整合、跨文化符号及其系统生成、跨文化修辞及其语用导向、跨文化语境的视域融合。此外,他向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传授经验,希望他们具备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意识,关注学术前沿动态,不断调整研究范式。
之后,三位教授围绕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内涵及外延、学位论文指导与选题、学术翻译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在后续的自由交流环节,外院的科研骨干教师和研究生也积极向与会专家咨询科研相关问题。研讨会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李莹报道)